近日,上海银行首批投资参与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出资人民币20亿元。以此为契机,该行正式发布《上海银行绿色金融行动方案》,设立2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将绿色金融服务范围进一步延伸,构建“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将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消费、绿色贸易、新能源汽车、物流运输等纳入服务范围。
国家绿色发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15日正式揭牌,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第一支国家级投资基金——中央财政出资100亿元、总规模885亿元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正式设立。该基金在首期存续期间主要投向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同时适当投向其他区域。
7月7日,气候债券倡议组织第五届“绿色债券先锋奖”(5th Green Bond Pioneer Awards)评选结果揭晓,兴业银行凭借一直以来在绿色债券市场的突出表现和国际影响力,斩获“2019年度金融机构最大交易”(Largest Financial Corporate Deal of 2019)和“近十年金融机构最大发行人”(Largest 10-Year Financial Corporate Issuer)两项大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深化转型,绿色发展成为“关键词”。在此背景下,我国绿色金融伴随绿色发展大潮异军突起,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的“领头羊”和“发动机”。据央行统计,截至2019年末,我国金融机构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0.2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5.4%,余额占企事业单位贷款的10.4%,增速超过各项贷款增速。
金融在发展绿色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填补绿色投资缺口,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环保领域,助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记者日前在云南、贵州调研时了解到,兴业银行立足当地生态环境资源禀赋,为地方绿色转型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真正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6月19日,中国工商银行在上海发布“金融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行动宣言”(以下简称“行动宣言”),计划未来五年为示范区入驻企业、个人提供不低于3000亿元意向性投融资支持,为示范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同时,工行还发布了“环球撮合荟”跨境撮合服务方案,进一步提升对第三届进博会的服务能力。
日前,由兴业银行承建的青海省医保电子凭证混合支付业务成功通过国家医保局、青海省医保局试点验收,并在青海省第四人民医院等全省10家定点医疗机构和1000家药店正式上线。
近年来,围绕江西省委“创新引领、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绿色崛起、担当实干、兴赣富民”的高质量发展方针,九江银行以绿色金融为核心,以创新发展为引领,坚持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发展,不断为“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成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6月6日,中国民生银行携合作伙伴联合打造的特色农产品权益服务平台“民生农场”正式在京发布。这是民生银行通过“互联网+金融”方式打通优质农产品供应链的创新探索,也是金融助力地方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的最新举措。
近日,中信银行与贝壳找房正式签署“开放生态”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中信银行副行长谢志斌、贝壳找房CEO彭永东出席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搭建居住生态金融平台,通过资源整合、渠道共享,在个人普惠金融服务、个人社区金融服务方面建立全方面的战略合作关系。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以“新”字破题,正在召开两会为今年经济发展攻坚克难、社会发展保障民生指明了具体路径。
脱贫攻坚成为今年两会的高频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由此见得,扶贫攻坚意义之大、责任之巨,不言而喻。